《萌与推的差别》宅宅们为什麽都不说「萌」了?跟「推」差在有没有期待回报
图片来自:https://www.amazon.co.jp/dp/B00L286VHK
大家最近还有没有在用「萌」呢?这个字曾经在1990到2000年代席卷日本动漫界,宅宅们也经常将这个字挂在嘴边。然而曾几何时,日本的宅宅们都已经不会再说「萌」,取而代之的则是「推」了。而且还不只限於动漫迷,连偶像迷、运动迷等等也都流行使用「推」这个字,形容自己的偶像,或是支持偶像的行为本身。最近日本有位文艺评论家三宅香帆,就写了一篇文章分析这两个字之间的差异。以下就跟着宅宅新闻一起来看看,「萌」跟「推」究竟差在哪里吧~~
原汁原味的内容在这里
「从AKB到YOASOBI的『偶像』……为什麽时代会从萌转变成『推』了呢?」
图片来自:https://shuchi.php.co.jp/article/11694
日本文艺评论家三宅香帆,最近撰写了这篇多达6,800字文章,分析曾经把「萌」挂在嘴边的宅宅们,如今都改用「推」形容自己的偶像,或是支持偶像的行为。引发了日本网友们的热烈议论!
看了一下近年的动漫作品标题,就会知道「推」这个字真的非常普遍……
《【我推的孩子】》
图片来自:https://www.cyberagent.co.jp/news/detail/id=30246
《我的推是坏人大小姐。》
图片来自:https://www.bs4.jp/wataoshi-anime/
《神推偶像登上武道馆我就死而无憾》
图片来自:https://www.telasa.jp/series/10573
文中先是花了很大的篇幅,分析「萌」与「推」开始流行的时期,并且与该时期流行的动漫作品或是当红偶像做连结,然後开始深入分析两者差异。
以下是三宅香帆基於「回报」分析两者差异的段落……
「没有回报的『萌』和有回报的『推』
精神科医师熊代亨在他的着作《「推」能让心灵得到满足吗?21世纪心理充实的潮流》当中提到,『萌』是为了达成映射自我形象的角色,而『推』则是扮演着理想化自我形象的角色。
映射自我形象是指能满足认同需求,也就是满足自恋需求的对象,例如会爱你、赞美你的对象。理想化自我形象则是满足归属感的需求,亦即让人尊敬或憧憬的对象,甚至是你想成为的样子。」
图片来自:https://shuchi.php.co.jp/article/11694
「照这麽说来,『萌』和『推』之间的距离,就是你与自己的距离。『萌』是对与自己程度相近,或是略低於自己的对象产生的情感。而『推』则是对比自己更高、更理想化的对象产生的情感。简单来说,『萌』并不伴随支持的行为,而『推』则包含了支持的行为。」
图片来自:https://shuchi.php.co.jp/article/11694
「『推』有一种支持或推荐的意涵,也就是希望将对方推向更高程度的慾望。但是『萌』则是希望对方能够跟自己待得越近越好。
会萌《新世纪福音战士》的绫波零的宅宅,根本不曾想过『希望绫波零可以更受欢迎!』然而会推《名侦探柯南》的安室透的宅宅,却希望他能够100亿的男人(指的是电影票房)。这就是熊代医生所说的『映射自我形象』与『理想化自我形象』之间的差异。」
图片来自:https://shuchi.php.co.jp/article/11694
「也就是说,『萌』是一种投射在喜爱的对象的短暂慾望,『推』则融入了想将自己的身份认同寄托於对象的渴望。是一种希望对方展现出理想化行动,并且让自己成为理想的一部分的寄托。
照这麽来说,对於『推』的支持和推荐,目的就是让对方『成为理想中的模样』。唯有相信自己与对象的『理想』重叠的时候,『推』才会应运而生。」
图片来自:https://shuchi.php.co.jp/article/11694
「『萌』=喜欢
『推』=喜欢(萌)+迈向理想的行动
当你说出『这个CP值得推』或是『我会推这个角色一辈子』的时候,其实就代表了『他跟我追求的理想很接近,我想要支持他实现这个理想』的意思了。」
图片来自:https://shuchi.php.co.jp/article/11694
「好比清少纳言在藤原定子没落的时候,想起了她没落以前的回忆,於是选择下笔写成了《枕草子》,这段历史相当有名。如果将定子解释成是清少纳言的『推』,那麽就可以说清少纳言想要找回『理想化的定子』,而她采取的行动就是写下《枕草子》了吧。」
图片来自:https://shuchi.php.co.jp/article/11694
「网路上还流行着这麽一句说法:『能推的时候就要推。』 意思是说『无法保证被推的人不会碰上毕业、丑闻等事情,所以当你觉得喜欢上这个人的时机恰到好处,也就是被推的人的理想与你的理想重叠时,就应该支持这个理想』的意思了。」
图片来自:https://shuchi.php.co.jp/article/11694
「『萌』是对於对象直接的情感,『推』则是除了直接的情感以外,还加上了你希望对於被理想化的对象采取的行动。这麽说来,也能够理解为什麽『推』会在这个重视考察的时代流行起来了。因为『考察』这个行为在挖掘正确答案的同时能够『获得回报』。而『推』也会在到达理想的同时『获得回报』。」
图片来自:https://shuchi.php.co.jp/article/11694
「偶像经常被认为是能够代表『推』的存在。因为设定偶像的目标相对容易,好比站上东京巨蛋的舞台,或是登上『Music Station』节目。为了达成这个目标,为了能够获得回报,粉丝与偶像就会一同采取行动了。
…...「带娃拍照」讲究仪式感!朋友却嫌麻烦:乾脆去背做成贴纸 网直呼天才啊
二次元的周边百百种,光是一张纸片就可以做出各种工艺,还有立牌、透卡、娃娃等,有些人会热衷於带着喜欢的周边外出拍照,无论是吃饭还是旅游,都会有种「和纸片老公/老婆/儿女」在一起的感觉!
会随身带着拍照的周边,以压克力立牌和娃娃为主,立牌自然不用多说,有些还会特意绘制出与食物互动的图案,这种小立牌又被称为「饭友」,主打一个携带方便、清洁容易。但要说「最有仪式感的」肯定就是棉花娃娃了,指的是主体都用棉花制成的娃娃,最早源於粉圈文化盛行的韩国。
韩国经济公司将明星的形象卡通化,并制成10-20公分左右的棉花娃娃,以官方周边的形式流通於粉丝群体,一推出後大受好评,不少粉丝都带着偶像的棉花娃去各类活动现场应援,随着棉花娃的快速发展,还出现了不带明星属性的「无属性娃」,还可以给娃娃买衣服、鞋子、包包进行打扮,当然配件价格也十分昂贵。
韩国一名网友@o3o_mandol就在推特分享,她有个朋友热衷於带着自己喜欢的娃娃到处玩,通常都是拿在手上与食物、景点合照,但是久而久之,就开始觉得带娃出门有点麻烦了,於是想出了一个绝妙点子,让原PO震惊到发文「我朋友嫌每次都要掏娃娃出来太麻烦,於是抠图做成了去背贴纸……」
아 ㅆㅂ 내친구 인형 꺼내기 매번 귀찮아서 누끼따서 스티커로 만들었대 pic.twitter.com/BlxH8aI0Gf
— 만돌 (@o3o_mandol) March 8, 2024
只见原PO的朋友手持两只娃娃,先拍一张照,再把背景去掉,接着拍任何食物照,都可以把这张「去背贴纸」加进去,调整光影与角度,就可以实现随时随地与娃一起用餐的效果,可以说是又懒又聪明了XDD
这一招让网友们直呼天才:
「哈哈哈哈乾脆做成IG滤镜点开就能用」
「真是个好方法啊啊啊啊有点心动」
「笑死我了,这操作绝了!」
「虽然但是,我感觉P图比带娃还麻烦」
「厉害啊,但我还是选择带娃」
「有毒!是我不理解的操作」
「很好晚上来抠一下!」
「也算是提供一个思路呢」
「对我来说带娃就是为的仪式感,P图就本末倒置了」
「厉害但是可能会有点怪,我不能让我的孩子当留守儿童」
「我立刻去试了!发现要P光影才会显得不那麽奇怪,大家如果是P图苦手还是老实带娃吧」
考验P图技巧,出门後才想到忘记带娃的话,真的可以靠这招补一下仪式感(◍ ´꒳` ◍)
via Twitter…
...